中国海南琼海,南海之滨有一座千年渔港——潭门,这里的渔民世代耕守着自己的母亲海。如今,在海港和渔村之间,在阡陌纵横、河网密布的村野之中,伫立起一座渔民们所称之的奇殿,迎来了跨越数百年的相逢。
她是一艘海上的“航船”、是一座原住民的“大房子”,她是一张撒开的网,也是层层的惊涛拍浪。
她时而像匍匐在大地,时而像浮在空中,伴随着椰风海韵,默然不动,宛如神奏。
清晨,在朝露中洗净的身躯熠熠发光,与周遭广袤的田野、星罗棋布的河泊、群群簇簇的村落沐浴于同一片曙光。
傍晚,她退到薄暮之中,面对不远处喧闹的渔港,她沉默地张望,静静的守候,只有流溢出的灯火与这繁华盛世仿佛在唱和。
远眺,她探出林梢,偶露出优雅的身段。近观,无需华丽的衣裳,也不掩其绰约的风姿。
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,一座巨大的国家级文化殿堂,用一气呵成、起伏有致的姿态戏剧性地融入到乡野质朴的热带海滨,这种巨大的冲突感被顺应岸线的优雅形体曲线、大落差全覆盖的双坡屋顶、丰富的檐廊空间所一一化解,配合上丰茂的热带植物、开阔的海面以及迎面袭来的海风,呈现出和而不同,不同而又协调的景象。
建筑形体在遇到场地内横贯的一段红树林湿地时,采取了连廊和屋顶最大达60余米的双层高跨方式,寻找到建筑与环境的双赢,获得了难得的半室外景观空间和新奇的视角。
面对得天独厚的滨海景观,博物馆中设置了沿南北向伸展并与海面平行的观海长廊,成为景观和展厅之间的中介,营造了一个开放、明亮、气韵流动、令人印象深刻、轻松愉悦的空间。
观海长廊外的沿海一侧,还有一个屋顶平台、连廊、楼梯和半室外展厅组成的系统,成为外部公共性的空间和位置绝佳的室外展场,也使得观海长廊的视野中增添了人文的价值。
中国(海南)南海博物馆在不同侧面都呈现出多元甚至对立的特征,宏大与微观、主角与背景、现代与乡土、纯净与混杂……,但能奇妙地融合到这座渔港小镇,成为一个多重可能的空间,在光影流逝中呈现出一些温暖、动人的特质。
随海风的侵蚀,任时间的冲刷,历经风雨沧桑,是她不断成熟、与环境共生的最好方式。